🎊 改变中国历史的“黑猫白猫论”是怎么来的?

改变中国历史的“黑猫白猫论”是怎么来的?

邓小平家中也挂有一幅《双猫图》(如图)。一只猫毛色雪白、茸毛轻柔,另一只猫毛色乌黑、黑里透亮。画的上方,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:“不管白猫黑猫,会捉老鼠就是好猫。”画者是被誉为“江南猫王”的着名画家陈莲涛。

1984年,邓小平在上海时,得知“江南猫王”仍健在,便托人捎信向陈莲涛致意。陈精心构思,画了一幅《双猫图》,托人敬献给邓小平。

猫有灵性,目光敏锐,活力充足,外柔内刚,这一点跟小平很相像。

坊间流传一种说法,猫有九命,所以邓小平三落三起,每次下落后,都反弹得更高。

党内争论与一句民谚

1992年春天,88岁的邓小平南巡武昌、深圳和珠海。

也就在那一年,“不管黑猫白猫,捉到老鼠就是好猫”成为坊间最流行的话语。2001年,APEC首脑峰会上,这句话成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开场白,寓意亚洲现在最需要的是发展。

“猫论”溯源,要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。

1962年,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,自发产生了包产到户、责任田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形式。

这些变化,在党内引起较大争论。

7月2日,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“包产到户”问题。邓小平认为,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、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,就采取哪种形式。他引用刘伯承经常说起的四川谚语:“不管黄猫黑猫,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。”陈云等对此表示赞同。这只是一次内部会议的讲话,“猫论”并没有传播。

1962年7月7日,邓小平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,再次借用这句谚语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。该讲话后收入《邓小平文选》。

这是“猫论”第一次公之于众。后来讹传为:“不管黑猫白猫,捉到老鼠就是好猫。

“黄猫黑猫,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。”本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。天府之国,田多粮多,鼠多猫亦多。农人养猫,为的是灭鼠护粮。所以,黄猫也罢,黑猫也罢,只要能捉住老鼠,就是好猫。“猫论”就是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逐渐流传起来的。

邓小平的同乡和战友刘伯承,每逢大战在即,经常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。

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“猫论”成为了中国将社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理论标志。

上世纪80年代初,薄一波曾问邓小平,对“黑猫白猫”这个说法现在怎么看?邓小平回答:“第一,我现在不收回;第二,我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说的。”

1985年,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《时代》周刊年度风云人物,“不管黑猫白猫,捉到老鼠就是好猫”被摘登在《时代》周刊上。“猫论”的影响扩大到世界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🎯 相关推荐

世界杯百大传奇NO.31:钢铁门神佐夫
beat365老版本

世界杯百大传奇NO.31:钢铁门神佐夫

📅 08-14 👀 1595
39岁男星突传离世,抗癌两年间化疗5次,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很憔悴
快报动态!去哪里买到真正正品的阿迪达斯 购买指南在此
小米4:菜单键的秘密
365体育ribo88

小米4:菜单键的秘密

📅 08-11 👀 9318
健康科普 | 为什么每次献血会有那么多袋子???
热血传奇血印在哪儿爆?如何快速获得?
365体育ribo88

热血传奇血印在哪儿爆?如何快速获得?

📅 08-21 👀 3752
科目一题库app哪个好?常用的科目一题库软件大全
荥荧名字寓意,荥荧名字的含义,荥荧名字的意思解释
[量子点/液晶电视]索尼(SONY)G9 48英寸全高清 LED液晶电视